世界观点:上海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登勇:充分利用上海改革创新制度优势 全力推进经营机构在沪兴业发展
来源:


【资料图】

上证报记者 宋薇萍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刘礼文)围绕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这一目标,就支持优质行业机构落沪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作为一线证券监管部门,上海证监局推出了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新成效?4月27日,在上海市政府举行的“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上海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登勇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王登勇表示,近年来,上海证监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规范与发展并举,主动作为、系统施策,全力推进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在上海兴业发展,不断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更加精简。2022年,上海证监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件,较2019年的126件大幅下降98%,大大减轻了机构负担,市场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同时,上海证监局依托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对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提升网上办事服务电子化、便民化水平。所有行政许可审核信息,都在官方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行业机构落户上海更加便利。对有意向落地的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畅通沟通交流渠道,从行业监管角度提供合规咨询、政策解答和专业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尽快报批、尽快开业。一批首例性、示范性项目落户上海,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以及全国新设的全部5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均在上海落地。

王登勇介绍称,截至目前,上海共有证券公司3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70家、期货公司36家,机构数量稳居全国首位,机构集聚地和首选地效应进一步彰显。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加提升。上海证监局不断推动上海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创新发展,有力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2022年,证券公司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其中登陆科创板的“硬科技”企业达45家。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三农”国家战略,共开展946单“保险+期货”业务,完成赔付722单,赔付金额4.29亿元。公募基金管理人在产品创新上发力,参与全国首批“硬科技”ETF、首批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试点等,成效显著。

“去年,上海首批26个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正式启动,位居全国前列。接下来,我们将适时开展第二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王登勇表示,上海证监局将继续支持上海优质行业机构集聚,充分利用好上海改革创新的制度政策优势,在满足合规要求、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深入推进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

关键词: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