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雾霭风澜起,又闻人间祈雨声——汉代气象的研究与哲学思想-世界今热点
来源:子闲魏什么     时间:2023-02-14 20:57:34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我国对气象的研究源远流长,据相传由夏朝流传下来的《夏小正》当中,就已出现对物候天时的研究和节气的早期概念。 经过先秦历代先人的不断探索, 汉代 通过对无数前人气象概念的总结, 首次提出了流传至今的完整“二十四节气” 。

汉代同时是儒家思想推广的前哨,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出发,将阴阳五行与气象变化、政治统治相结合 ,这一理念的影响力后来囊括中国古代所有封建王朝,是我国古代统治哲学的根基。


(资料图片)

此外,在四时变化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方面,汉代也取得了不错成绩。

汉代在我国气象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它的大致研究成果为何,具体是在哪方面,在政治和经济文化领域又有何意义?以下一一道来。

一、汉代的气象研究成果

汉代在气象研究领域最突出的成就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对先秦以来的气象成果进行了系统性归纳,发展并定型了以“二十四节气”、“八风”为代表的标志性气象概念;其二是在对气象问题的成因解释上,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吸收了先秦阴阳、道家等思想,将宇宙万物的形成、变化等纳入到阴阳五行体系,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阴阳五行文化。

古今创造的惊叹——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文明里最具智慧与文化想象力的创造之一。 它是古人通过观测星象及太阳运转周期,而制定的一套中国天象历法系统,其科学性、对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使其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它集合了四季各种天时气象变化的命名极具东方美感,在文化领域也颇有影响。故有“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美誉。

二十四节气与气象关联紧密,除四时八节外,绝大部分命名都是时令的代表性气象特征,因此在气象研究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二十四节气的诞生经过了几个时段,西周时的《尚书·尧典》中,出现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记载,分别对应现在的春分、夏至、春分及冬至。

在 《周礼》 中记录 有“夏日至”、“冬日至” , 春秋《左传》 则明确了 “立春”至“立冬” 的四时开始节点。 至此,一年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都已被发现完毕。

另一个对二十四节气产生影响是战国时齐国的“三十时节”历法,这一历法将一年分为春秋各8节,冬夏各7节的三十个时节。 虽然这种划分没有被后世采纳,但也为后来的二十四节气提供了一定方向,其中“大暑”、“大寒”、“清明”、“白露”等时令名称,在二十四节气中也得到了沿用。

早期的历法如《夏小正》更侧重物候的观察,二十四节气的重点落在气象 ,说明汉代对气象的观测已经相对成熟许多,能够准确捕捉不同天时一些气象的变化规律。 此外,气象变化对农时的影响更为直观,这种命名对四时耕作更具参考意义。

二十四节气被正式提出是在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它很快得到西汉政府的认可,被汉武帝载入《太初历》。

气象研究的经典——八风

八风是汉代除二十四节气外,推广落实的又一气象概念。 汉代的“八风”指的是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这八种风。此八风分别对应八种节气和易学的八个方位, 其最早起源于殷商的四方风,后来慢慢与四时相对应 ,逐渐演变为八风。

八风在历代学者笔下有着不同释义,我们现今所见的“八风”传承自汉代的《史记》、《淮南子》。相比于前代着重于风向风速大小的阐述,汉代在对“八风”的释义和研究定位上,更侧重表达了其在不同时令下的种种具象, 显然汉代在对气象与天时的理解上达到了新高度。

八风是对一个太阳年内风的总结,它透露出先人朴素的气象观察思维,是我国风文化的精华。

哲学理念的升华——汉代气象的阴阳五行论

汉代气象研究的另一个建树,就是气象在阴阳五行理论中的应用。 一成果极其重要,虽然“阴阳五行”的概念并非由汉代首创, 但以“阴阳”释万物能成为中国古代认知哲学核心思想之一 , 董仲舒对此的推广功不可没 。

他认为阴阳五行,是构成宇宙一切物质的基础,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导致气象万千,四时冷暖,云雾雷雨无不在其列。

阴阳二气引起气象变化在先秦的文字中便已有雏形,董仲舒对这一理论的发展是,他对每一个时令、每一种气象的成因都做出了详解, 缜密地打造了一个阴阳五行体系下完整的宇宙构成,这就把阴阳造万物的理念从概念提升到了细节,完善度达到质变。

如,董仲舒将阴阳与霜露相关联:

“序列星而近至精,考阴阳而降霜露。”(《春秋繁露》)

对具体气象的形成,他的阐述如下:

“气上薄为雨,下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西京杂记》)

即,阴阳二气向上为雨,向下为雾,叹息形成风,呼气形成云,二气相冲撞则声音成为雷,火光成为电。这便解释了风云雾雨雷电的成因,同样解释的还有雪、霰、冰雹:

“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雪是也。雹霰之流也。阴气上暴,则凝结成雹焉。”(《西京杂记》)

他还用阴阳二气的轻重缓急,解释风速与雨滴大小的关系。

尽管这些理论如今看来不甚科学,但从中我们却能感受到汉代对气象现象的研究解释已不仅仅满足于宏观想象,而是进入到以温度和“气”的变化作为成因参考的新领域。

尤其是在对“气”相互作用的描述上,与现代科学的解释已经非常接近, 这说明汉代虽还不足以诞生完全科学的气象解释,却已初步具备了科学的气象观察思维。

董仲舒的气象阴阳理论还体现在对四时的描述中 ,如:

“……雨既阴阳相蒸,四月纯阳,十月纯阴……”(《西京杂记》)

四月是阳气主导月,为纯阳月,十月为阴气主导月,纯阴月。阴阳力量不同差异,即构成了四时冷热交替。

董仲舒的气象观在我国气象研究史上有重要意义,它是我国古代在气象领域一次大规模、有针对性的研究。 固然这些理念受困于认知水平无法超越时代,仍然可见先人对宇宙构成的深深探索。

二、汉代对气象神灵的祭祀

在我国古代,“风调雨顺”往往与“国泰民安”相联系。 风调则天清,雨顺而地明,把治国的最高理想与气象划等号,可想而知古人在面对无法掌控的自然之力时的无助与恐慌。

因此早在人类刚刚诞生的远古时期,就有将气象表征神格化的传统, 人类为祈求天时眷顾进行的祭祀行为,也代代流传下来,到汉代时,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扬。

我国民间信仰里最常见的气象神是风、雨、雷、电、云。 这些神明在不同记载中名字也各不统一,比较知名的如 飞廉(风神)、屏翳(雨师)、雷公(雷神) 等等。

对气象神的祭祀在先秦时期就是礼制的一部分 ,由中央操持进行,主要祭祀对象里包括风神雨神等多人,负责祭祀的人员要按照方位进行站位,属于小祀。 到了秦朝,风神、雨神等气象神开始拥有独立的祠堂庙宇 ,能接受供奉。

汉代对风雨神的祭祀有了明显扩大,除中央基本沿袭了前代对风雨的祭祀传统外,在地方上,向山川的祭祀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汉时的山川祭祀主要以求雨为主,古人认为,山川中自有神灵福泽庇佑,向名山大川祈雨是能够得偿所愿的。

汉时的山川祈雨从皇帝携朝中大员的中央级祈雨,到地方官员自发的地方级祈雨皆有。 祈雨规模的扩大是祭祀文化壮大的一个标志 ,同时也一定程度反映出汉朝气候的变化: 干旱问题已成为朝廷的一大困扰。

以祈雨为代表的气象神祭祀至今都在民间影响力尚存。 看似再寻常不过的风雨雷电,却是以农耕为支柱产业的我国古代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参与者。人民对好风好雨的向往写在千百年的传世古籍中,是绵延至今的民族文化气质的一处写照。

三、汉代气象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汉代在气象领域取得的进步,还体现在对农业的发展上 。汉人对气象的认识和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认识到降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会根据天时和地理选择适当的农时和地点;二、会根据气象特征选择合适的作物,提高作物成活率;三、针对气象特点采用特定的农田规划管理方案。

在利用降水方面,汉代提倡耕作要确保土壤具有一定湿润度,最好要选择雨后,如《四民月令》中提到的“时雨降”。

选择耕种的天时也极为重要 。 《汜胜之书》 曾记载道:

“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

便是分别对天时和降雨规律的观察利用。

汉代对不同天气条件下作物的选择也积累了经验 ,如针对干旱地区的少雨情况,推行耐旱性良好的大豆,在北方地区推行水分要求少的冬小麦,能更好地适应冬季少雨的季节特征。 这些措施都有力提高了作物产量,且丰富了类型。

在农田管理方法上 ,出于气候干旱的影响, 汉代出现了区田法和代田法 。这两种方法通过深耕、严格控制种植面积等种种设计,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从这些方案中可见气象学知识在汉代农耕上已经运用得相当普遍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一代又代的积累诞生了无数才智。

四、汉代气象概念与统治思想结合

气象与政治产生关联,在认知不发达的古代并不新鲜。究其根源,这或许源自古人对天时天象无法掌控的恐惧。 把气象与统治联系在一处,以阴阳五行为体,用天象的变化约束君王言行,最终达成统治目的,不得不说董仲舒的构想十分具有政治智慧。

董仲舒是西汉儒学代表人物,儒家能在汉代得到统治者重用,根源在于其在稳定政治方面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因此董仲舒推崇阴阳五行论,归根结底是为其“天人感应”的理念服务。

天人感应的理念认为人类社会的活动会通过阴阳二气与天进行交流,人间社会的治与乱都会反映在天象上 :

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治乱之气,邪正之风,是天地之化者也,生于化而反殽化,与运连也。”(《春秋繁露》)

前文已经讲过,董仲舒以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解释诸多气象的由来,那么当阴阳二气被人类行为所干扰,气象自然会发生混乱,这便在气象变化与统治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在影响气象的人类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是君王 ,董仲舒认为: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

只有君主施行仁政,治国有方,政通人和,才能致使阴阳平衡,国家风调雨顺,反之则天降灾祸。

这当然是古人在君主身上寄托的政治理想,但在科学常识匮乏的古代,将君主之恶行做为无解的恶劣天象的成因,倒也不失为一种解释。

比如霜在古代被视为肃杀之气,因此董仲舒认为霜代表统治者刑罚过重,应降低频率政策仁慈宽厚。

关于气象与政治的联系,还有个著名的典故是秦始皇在封禅途中遭遇风雨,此次封禅被视作不成功。因此后世的统治者都极其重视封禅过程中的天象,汉武帝在封禅之前便对风雨十分留意,最终一次封禅成功。

结语

看山峦叠嶂,观云卷云舒,描述气象的动人词汇在古籍当中不胜枚举。 中国对气象的研究从始至终都与中国文化唇齿相依,乃至成为古老的中国文化意向的重要一环 。

气象对古人来说神秘而无法掌控,它最熟悉,最亲切,亦最恐怖,故对“风调雨顺”的渴望,成了历朝历代从天子到黎民,每个中国人最朴实的梦想。

这一代代人的探索和追寻,在汉代时结成了果。 汉代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成熟的封建朝代,在继承先秦气象研究成就之上,大气地走出自己的步伐 。

那些成就虽谈不上完美,但放在时代中,它们有其不可磨灭的进步的意义, 那些气象概念的最终敲 定,“天人感应”说的石破天惊,尤其 体现汉身为文化大朝的创新与自信 。

但这远非终点。人类对气象科学的研究,就如同不会停歇的风,将永不止步。

参考文献:

《淮南子》 《春秋繁露》 《西京杂记》 《汜胜之书》 《周礼》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阴阳五行 西京杂记

新闻推荐